九份金瓜石山的露頭遠眺

 

在102縣道19.2K處拍攝

 

 

台人稱南瓜為金瓜,因山形似此故稱。光緒16年(1890年)修築八堵車站附近的鐵橋(今七堵大華橋)之鐵路工人,因曾經到澳州產金地工作過,發現砂金,引發一陣淘金熱後,光緒19年(1893年),曾在美國採金的潮洲人李家,自猴(侯)硐溯大、小粗坑溪而上,終於在九份山巔發現小金瓜露頭。隔年的5月,民眾又在大金瓜石山上發現金砂。後來,日人將金瓜石、瑞芳總稱為「金皎蔣」。此一名詞便出現在日軍征臺的地圖上,日軍在此戰死了登島後的第一位軍官。

據吳德功《讓臺記》:

五月初八日(西曆五月三十一日),日本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親王抵澳底登岸。同日廣勇統領吳國華與日軍戰於瑞芳,小捷。 獅球嶺統將吳國華率所部直抵瑞芳,戰於金山;營弁籃宜、簡淡水奮勇直前,頗有殺傷。日軍小卻。」

俞明震《台灣八日記》

「倭前鋒至小楚坑(小粗坑)探路兼繪圖;驟遇吳國華軍,未及列隊,遽搏戰。土勇從旁夾擊,鎗斃三畫倭酋一。」

上文所稱的金山即位於九份的大、小金瓜石山。日軍先頭部隊登島後,五月三十日下午佔領三貂大嶺;三十一日派遣偵查小隊至此測量地形時,和我軍相遇。正式展開了第一次遭遇戰。日軍在此地戰死了登島後的第一位軍官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(以上參照《乙未戰爭研究:你不知道的臺灣保衛戰》彩圖4上及7下,153-168、181頁圖)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大小金瓜石山露頭遠眺   

在102縣道往九份福山宮方向快到16K處拍攝

回上一頁

inserted by FC2 syst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