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撰人:張健豐
電子信箱:ming5814@yahoo.com.tw
《乙未割台憶舊路》的補充 封面 目錄   內頁
 

雙和風情

空英廣播(有需要聽者來信告知)

中華職棒洋將球員卡

女子儀隊表演

台灣糖業文化經貿發展協會

劉銘傳鐵路遺跡─六堵拱橋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2014年是甲午年,隔年是乙未年,對臺灣的抗日歷史有重大意義。版主希望能將這個主題用在文創產業上,例如電影(影視城)、紀念館、觀光產業上。歡迎大家共襄盛舉!

    劉銘傳在臺建設遺跡巡禮

版權所有,非經站長同意請勿擅自使用本網站內之任何資料,謝謝!!

最近更新:2014-05-1 18:00

原「乙未抗日古戰場巡禮」及《乙未戰爭研究》一書相關資訊請

參照此  乙未抗日古戰場巡禮

 

       2010年是虎年,以「抗日」名義組成的「臺灣民主國」及軍隊,以「藍地黃虎」為旗幟「抗日保臺」。當時以「國防鐵道」為目的興建之「劉銘傳鐵路」,成為在台灣本島發生之1895年「乙未戰爭」重要的補給及戰鬥線。日本據有後不久,將它訂為「軍事鐵道」

  拙作《乙未割台憶舊路》「初版」已於2010年12月發行,在博客來三民pchome 問津堂書店(以上皆網路書店)、南天等書局有販售,或郵政劃撥:劃 撥 帳 號/19389534, 戶名/海峽學術出版社。

本書分四個單元介紹「劉銘傳鐵路」其發展、現存遺跡,及戰史。另外,「憶舊路」不挶限在鐵路,清朝時包括臺北在內北臺灣的官道、官衙等相關遺跡都有作一番考證,以呈現出乙未戰爭時描述的實際地點、場景。本書也彌補了高中歷史教科書的不足並修正其錯誤,使讀者不用流於死背,以趣味性、「寓教於讀」的方式,能夠自己閱讀此參考書。讀者也可好好地利用本書後的索引找尋相關的「歷史名詞」,對照相關的解說和故事。然後跟敝網〈史蹟導覽〉的goole街道檢視圖作古今對照。

2009年台灣發生洪災,環中央山脈的景區之觀光已受到影響;2011年4月臺灣即將開放「陸客自由行」之前,又發生阿里山森林火車事故,引起大陸媒體批評聲浪日高。邵琪偉說,目前陸客在台旅遊景點集中,路線單一,台灣應有效增加旅遊產品選擇性,合理分散遊客,降低事故發生機率。

「劉銘傳在臺建設遺跡巡禮」即是一個不錯的點子。

因2009年任臺北市副市長兼文化局長的李永萍說過:「劉銘傳為1885年臺灣建省的首任巡撫,對臺北乃至於臺灣本島,都有顯著的貢獻,亦是引領觀光客認識臺北歷史的起點」。

還有,大陸安徽省長王三運,於2011年四月中旬率龐大的經貿文化交流訪問團台灣參訪時,將此次來台交流活動訂為「銘傳.親緣.寶島行」 因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是安徽人。

相關當局可利用本書,規劃「劉銘傳鐵路」在內的相關史蹟。

本書為乙未戰爭第二部曲,第一部曲─《乙未戰爭研究》已出版,日後,將出版第三部曲─《日落臺南城》以下為《乙未割台憶舊路》的補充內容,P?代表頁數(以下將會陸續新增和補充)。     

      史蹟導覽 文字補充 相關圖片補充
臺北城史蹟導覽 清治 日據 光復 中文索引補充  台北城照片取景位置圖 P306-307
新竹火車站進出新竹城的東門和橫跨清領、日據兩世代的迎春橋遺跡  圖片來源補充
劉銘傳鐵路水返腳溪拱橋 劉銘傳時期的火車所馳騁的糖鐵「三線式鐵道」 1895年民主國遊行隊在艋舺的遊行次序圖 P267
劉銘傳鐵路六堵拱橋 兩岸合拍電影的建議
劉銘傳鐵路遺跡(南港附近 )

 《乙未割台憶舊路》DM:百年前上海和台北的邂逅s

古地圖顯示之龜崙嶺頂庄附近的「劉銘傳鐵路」和古戰場P229
 錫口(松山)附近劉銘傳鐵路遺跡  揭開「沙韻之路」神秘的面紗  
 台北至萬華的鐵路及舊萬華車站遺跡 舊台北棒球場拆除前和故鄉連結的一段邂逅 古地圖顯示之台北城和週邊道路
深澳線補遺 捷運東門站站名之釋疑  
劉銘傳鐵路遺跡(臺北橋至迴龍 )   第三單元前引的排子路蔗埕和三疊溪橋  
inserted by FC2 system